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由追求速度与规模向注重质量与品质的重大转变,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建筑垃圾资源化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城镇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20 亿吨,严重阻碍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2010 年之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普遍低于5%。当前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虽有提升,至2020 年,多省市数据显示达到或超过35%,但距离2022 年6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出的2030 年达到55%的资源化率仍有较大差距,且与美、日、德等国外先进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减少城镇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保护生态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国家与人民的切实需求,不容怠慢。
因此,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城镇建筑垃圾体系化规模应用关键技术与示范”(2022YFC38034)启动,项目旨在实现以工程渣土、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为主的城镇建筑垃圾的高品质、规模化和体系化消纳的现实需求,为城镇发展的低碳转型添砖加瓦,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补全最后一块拼图。
本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高校单位、科研机构以及龙头企业,打造城镇建筑垃圾体系化规模应用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的专业团队,包括同济大学、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肖建庄教授为本项目的总负责人。